入世以来,我国纵剪机行业面临跨国巨头竞争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十大跨国公司就已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近年来其投资力度和产品进入力度加大,他们将未来10年的战略重点锁定在中国。据统计,在“九五”期间,整个行业销售额达500亿元,其中国产占52%的份额。而在2004年,国产份额已经降到了43%,数据表明,国外产品的进入让本已缩小的中国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当然,纵剪机行业回调的程度和复苏拐点出现的时间,还要看国家宏观调控的后续实施力度以及相关行业受影响程度。10%~20%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所带来的市场容量相对不足。国家的宏观调控仍将持续,银行信贷依然偏紧,房地产市场的整治力度加大,这些事实表明行业的外部环境仍不宽松。1996年~1998年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增速保持在10%~20%的水平,整体效益较一般,且当前几大类传统产品的市场保有量已较大,因此未来两年市场传统产品需求可能仍将大幅萎缩,企业效益接连滑坡。
前3年纵剪机过快的增长速度加速了行业的成熟。我国机械行业的增长速度达到了30%多,而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为8%~9%,引发了过度竞争,加快了行业折旧,透支了行业的发展潜力。 当前钢材等原材料以及石油等能源价格高企,吞噬了行业大部分利润。一直高位运行的钢材价格是全行业不得不承受的一个重压,机械制造行业因此成本不断攀高。市场需求下降、成本上升,行业注定要在夹缝中生存。
市场竞争较充分,进入壁垒较低。经过近3年的规模扩张,几大类传统产品的产能无疑已过剩,散、小、乱问题将凸显,价格战也将风声四起;国外产品的进入,会使本已缩小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行业整体上将陷入收入和利润双降的恶劣局面。经营机制欠佳和无力开拓海外市场的企业,效益必定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