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两年机械产品市场的持续火爆,代理商的数量迅速增加。据行业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机械行业内的代理商有1000家之多。我国机械代理商每家的人员数量基本集中在100人以下,代理商成立初期的10人以下规模配件商店式的代理商数量已经较少,很多已经被淘汰掉或者已经壮大到中等规模。当然这些规模较小的代理商可能在本次调查中的覆盖率较低,所以形成反馈的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尽管目前机械代理行业门槛较低,品牌区域代理细分却已经比较成熟,新加入者没有一定的行业基础仍以配件店式经营方式冲动进入,市场前景并不会理想。所以近两年虽然代理商队伍迅速壮大,但是多是机械行业内有经验人士直接由一定规模开始进入。
代理商们虽然在企业规模、资金技术实力、人力资源状况、经营特点等方面差别很大,但是通过“专业定位”来进行渠道的稳定和升级,是一个非常稳妥而且有效的方法。其具体体现就是,根据上游制造商和下游区域消费市场的不同,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客户的需求,找出最适合当地市场的差异化品牌和产品来延伸渠道能量,实现由“多品牌经营”向“单一品牌经营”转型。虽然有些代理商认为可以在他那里购买某种产品时为客户提供多种选择,但是实际上很容易形成内耗,最终结果仍然是该类产品的某个品牌被淘汰出代理范围。所以,这样的局面对今后代理商向“单一品牌经营”转变将十分不利。
中国机械行业引进代理制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不过短短10余年的时间。在机械行业发展初期,当时的政府机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尚未深入,真正精通经营管理的高水平经商人员较少,代理商一般都是由机械产品的维修和零部件销售个体户组成。通常情况下,这些人员的机械行业市场知识、企业经营运作知识以及接待顾客的经验比较缺乏,经营规模很小。但是同时,由于机械类产品市场需求较大,很多代理商都占有大量的用户资源,从而形成了代理商们复杂混乱的经营局面。
10余年来,中国机械代理商虽经过市场的淘汰和整合但是仍然参差不齐。既有在业内享有盛誉、在某一市场上独占鳌头、资金充足、经营意识超前的一方霸主,也有依附在厂商体系下坐等客户上门的守旧者;既有在机械行业在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代理商,也有短期淘金的“背包客”。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代理商群体的整合、淘汰、兼并将是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