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分析称,从需求角度而言,国内市场依然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主要销售市场,而拉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因素包括城镇化建设、房地产投资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自实施宏观调控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工程机械行业不同类型的产品受到的影响并不一致,产品的多元化有效地化解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陆续展开、高速铁路等一些大型基础性建设项目的相继开工,是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国内驱动因素。此外,近年来为抵御国内宏观紧缩政策所带来的风险,工程机械厂商开始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随着国家对装备制造业扶植力度的加大,和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全球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行业未来的海外市场空间很大。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挖掘机产品发展瓶颈之一就是零部件制造能力薄弱,其中特别是液压件和发动机设备。国泰君安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能够利用这次地震的实战来推进国产化挖掘机的制造水平和工艺,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很有利。
20年来,经国内科研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建立了完整的与ISO/TC131/SC7接轨的各类密封件安装腔体国家标准体系。同时也建立了与各类密封件国际标准接轨的密封件尺寸系列、密封件性能指标及密封件外观质量、密封件包装、贮存、运输等密封件国家标准体系。从而,方便了工程机械和其他中、高压液压机械产品密封系统用密封件的设计和选用。但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弊病存在。其原因主要是工业基础过于薄弱、原材料的质量和品种不尽如人意、管理工作不规范等等。差距尤以液压泵、液压马达和变速箱用旋转油封及液压缸往复动密封的产品质量最甚。
从机会上来说,企业机会是相等的,政府用于灾后重建的运输、物流车辆、工程机械类产品有可能通过项目,向企业招标,但是也不排除更多地倾向于平时为部队供应的军工企业,除了政府对产品可能更放心外,这次强震,部队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有可能把项目更多地倾向军工企业。有着巨大商机的商用车企业,在灾后重建中将扮演两重角色,如何把机会和责任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必须权衡清楚的。每个企业虽有灾后重建的机会,但是服从国家统一指挥最为重要,而在此次全国密切关注的建设中,自己生产的产品必须体现出过硬的品质,同时能够做到即时供应,为重建做好一切所需工作,不能太计较企业得失,这才是应尽的责任。